孙保元的博客 http://bysun.org/blog

爱心社社史采访

爱心社马上就要十五周年社庆了,看来是要很隆重了庆祝了,可惜我回不去。外联部现在有了记者组,社里要办个社庆特刊,要做一些社史调查,于是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回答问题。看到这些问题,让我感慨良多,不禁勾起我对很多久远往事的回忆,也让我能够对在爱心社多年的收获作一总结。现将信件回复内容整理如下,以便供大家参考和批评指正。写的有点多,这么多年在爱心社收获巨大,实在是难以精简了。

1、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加入爱心社的?是很渴望通过爱心社来做点什么吗?当时从你一个新人的角度出发,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社团的?

我是刚上大二的时候加入爱心社的,也就是2001年的秋季学期。其实刚上大一的时候就知道爱心社了,那时候爱心社就已经很有影响力了,我也考虑过加入。但是因为对新环境还不熟悉,不知道在北大到底需要花费多少精力,所以还是专心于学习,没有参加社团活动。到大二的时候,对北大的生活已经很适应了,除了学习,也可以留出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所以也就有了加入爱心社的打算。当然让我做出决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爷爷的去世。大一暑假我在家的时候,爷爷在84岁的年纪离开了我们。第一次失去亲人,痛苦伴随了我整个暑假。长这么大,一直在外求学,却没有机会好好孝敬一下老人,我的心里很内疚,也很遗憾。开学前是一段军训,那时我想了很多,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大二一开学,我就加入了爱心社,我需要在一片净土中忘记那些记忆,我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净化我的心灵,我也需要在这里弥补我那些再也无法做到的遗憾。我没做什么考虑就加入了护老组,通过看望老人使自己内疚的心得到一些慰藉。在护老组我也感受到了一份温暖,一种亲情般的温暖,那种感觉许久没有过,特别是在离开家很久之后,这里像是一个在北大的家。也许很多人加入爱心社都是有一些个人的目的,每个人的最初动机也许都不一样,不一定一开始就有很崇高的想法。对于我来说也是这样,也许我当时就是以这种自私的目的。现在回想起来,我做的决定没有错,爱心社不是一个只召集好人的地方,而是让每一个普通人在这里都变得善良。我过的很快乐,真的,在爱心社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甚至还要更多。

刚加入爱心社的时候,我对爱心社的了解很有限,基本都是通过三角地的活动或者学校的宣传知道一些。那时就觉得爱心社很伟大啊,做了很多很多公益的事情,连人民日报都报道了。如果把北大比喻作象牙塔的话,我想这里就是塔尖,我想这里一定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能结识很多知心的朋友。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一次的迎新,那时报名后第一次参加活动,在理科一号楼一楼的那个特大教室里。做的满满的几百人,惊讶于一个社团竟然能够召集这么多的人,可想爱心社当时的实力就有多强了。那时的社长是石头(钟若石),在台上讲了很多活动的故事,让我觉得我能成为这个社团的一员很荣幸。之后各部组分堆开始小活动,我在护老组,那时候组长是周蜜(也就是下一任的社长)。她特别的能调动起大家的气氛,大家互相介绍,一起唱歌,做游戏,很快就认识了,也让我觉得在这里很轻松,没有拘束,这是一个很融洽很和谐的团体。后来的活动,每次都是有条理,有计划,让我感慨于如此庞大的社团,有如此严谨的架构,在此之下,有这么多人,抱着一些理想,做着一些别的地方做不到的事。后来开始参与一些活动后,让我觉得很自豪,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自豪,也为自己能做一些公益活动自豪。在社里很愉快,它渐渐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刚加入时你主要是参加护老组的活动吧?去看望技术物理系虞福春教授,以及去香山敬老院的活动,其中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什么?

我大二的一年都只在护老组,那时的活动就已经很充实,我们两周去一次香山敬老院,也不定期的去老教授家里,在紧张的学习之外,能参与这些事,我已经感到很充实了,也就没有参加别的部组活动。

看望虞福春教授并不顺利,当时做这个选择主要是因为他是本系的老师,而且也为国家的核物理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有责任也为他的晚年生活做些什么。但真正开始做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虞老先生那时已经87岁了,耳朵几乎已经听不见,走路也已经很吃力,基本出不了门,儿女都在国外,生活主要靠一个五十多岁的保姆照理。我们去他家里,本来计划能参与一些家务劳动什么,但他不想让我们做什么,他觉得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家务活这些事,他的保姆就能料理了。所以我们主要也就和他交谈,但因为虞老先生听力的原因,我们费尽周折怎么喊基本都不行,几乎无法正常的交谈,所以最后护理老教授的活动也就变成了我们做听众,他给我们讲他的历史,也许聆听老人的倾诉就已经是一种护理了。这才让我真正明白,在爱心社做活动也许并不需要付出多少,你得到的回报却是更多。这样的活动没有进行几次,老先生不久后就住院了,直到在2003年的春天离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我后来也去医院看过虞老先生,病榻上老人的样子,让我终生难以忘记。生命也许很短暂,但是生命的顽强与乐观让我明白了许多。

同样的在香山敬老院,也是如此。那些老人,聚在一起,开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组建合唱团,生活很充实,让我们明白夕阳红的含义,也让我们变得和他们一样开朗。而另一方面,更多重病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在床上,我们去了能做的也只有说说话,听到他们一些悲观的言语,还有的老人因为病痛的折磨希望能够安乐死,我们的安慰变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两种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心中有很多的希望,又充满了压抑,护老组的活动就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中继续,尽管我们心里不轻松,但是我们仍然会保持着微笑。

当然在护老组,除了活动本身,组内融洽的气氛也是至今难以忘怀的。那时组长是周蜜,她和我一届,但是大一就加入了,也去了宁夏的万里行。第二次活动就能叫出你的名字来,而且是记住几乎每个组员的名字,这是让我很钦佩的。每次开会都很有条理,也不忘做点小活动游戏之类的,每个组员在组里都被重视,做决定前大家都要一起讨论看看每个人的意见。那时候艺园二楼和一楼是一起的,类似学五那样的吃饭的地方,我们每周都在那里例饭,那时候每个组的人并不多,护老组也就二三十人,所以吃饭的时候基本就聚齐了,大家的关系很融洽,能在北大认识这么多不同院系的朋友,你会觉得是一种幸福。为了在香山敬老院表演节目(那时候我们去了基本都是要开联欢会的),我们还组建了”相亲相爱合唱团”,一起在未名湖边练歌,你会感觉到在护老是多么愉快。

那时候去香山好多是早上去的,要起很早,冬天很冷,我们要从小东门出去,走到圆明园那里坐331,我还记得大家在车站凛冽的寒风中等车的情形。有时候做完活动,下午我们也会去植物园,大家围坐在一起拉歌,跳兔子舞。也会去香山,一起看红叶。也会回到圆明园那里,一起吃碗炸酱面。那时候还没有K歌之类的活动,但以上的已经足以让你觉得这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也经常要帮社里发传单发海报发杂志之类的,这是那时候通知宣传的主要方式,每人负责一两栋楼,挨个宿舍发,我们会告诉大家我是爱心社的,这句话让我们很自豪。社里也举办过扫盲舞会,呵呵,可以说是现在俱乐部的雏形吧。

3、你是02年第一次去万里行,而且还担任了向导,想了解一下当时万里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规模?都开展了哪些活动?可以谈一下当时甘肃的条件、环境,万里行具体的过程还有一些你的一些感悟吗?

爱心万里行从1995年开始,到2002年已经八届了,相对来看已经很成熟了,有几次也得到了企业很大的赞助。那时候高校社团暑期下乡实践活动开展的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和壮大,所以爱心万里行在当时来看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活动了。那年组织了三路,分别去甘肃、湖北和湖南,参与社员规模超过五十人,当时整个社里也不过两三百人吧,所以是爱心社里相当大的一个活动了,而且也是基本提前半年就要开始筹备的。开展的活动和现在比起来也差不多,主要是支教,后来逐渐有了实地调查,以及和政府工厂座谈交流等活动,基本上到现在这个模式也没怎么变。

那时候去甘肃,乡村的条件是很差的,尽管国家说已经解决温饱,但在那些山区贫困县,人们的生活还是很困难的,有的家庭还是达不到温饱,天气决定了能否吃得饱。我们去的礼县龙林乡,进去的路很难走,那时候全是土路,一边是悬崖深沟,下雨的话就不能走了。进去之后手机是没有信号的,当然那时候我们有手机的也不多。住在学校吃水要到山下面去挑,下了雨就很难走。天气一般都很旱,植被很少,山大沟深,下起雨来经常会有泥石流。很多人为了维持生计需要出去打工,家里人有病或者有残疾的没办法出门打工的,生活就艰苦的没法想象。我们就见过一家,奶奶和孙子一起,因为是外乡人,没有地,奶奶只能靠拣别人地里掉落的麦穗糊口,还要供孙子上学,家徒四壁的情形也许现在是很难见到了。

具体的过程和细节我就不展开了,如果需要了解可以去看我的网站专题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万里行,尽管我是甘肃人,也了解一些现状,但万里行途中的见闻却是我未曾想到过的。如果不是亲自去看,你不会知道山有多高,沟有多深,人们会有多贫穷。在乡里的几天,是感触最深的时候,走很多路,爬很多山,为了和那些淳朴的孩子一起,有短暂的交流,试图在他们的的心里面,种下一个希望的太阳。那几天我们基本是与外界隔绝的,不会像现在万里行那样短信网络畅通无阻,所以我们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那一片小山村里。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支教、调查、备课、和孩子们玩……就像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你可以忘记所有的琐事烦恼,忘记所有山村外的事情,只要和那里的人一样的生活。这种感受在现在繁忙的都市里是很难体会的。你可以了解另一种生活,他们简单,却照样的幸福,看到那些孩子的笑容,你就会回到你天真的那一面。你会静下心来想很多,你会觉得一切的烦恼都不是问题,原来生活的本质是那么的简单,人与人相处是那么的真诚。你会变得善良许多,简单许多,心情也会好很多。当然你也会想很多的问题,看到那些贫穷,有时候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会很难受。我们调查王搏计划的落实情况,发现并不是很好,很多孩子还是辍学的时候,那时候很迷惘,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才能让他们生活好起来。有些时候能做的,也只有承认现实的残酷,然后无奈。那次万里行,也使我看到了家乡的另一面,也促使我开始思考更多我们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万里行的意义,不在于我们付出的有多少,因为收获得到的往往会更多,这些砺练了我们,让我们不断成长。

4、我们还知道,你曾经两次参与爱心社的网站建设,爱心社终于有了自己的网站,这应该是爱心社的一件大事了。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创建网站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
5、另外,后来爱心社的第一个网站因为什么原因停了?为什么迟迟没有办新的网站?在
二次建设网站时,有过什么创新的想法吗?

这两个问题我想可以放在一起来说。准确的来说,目前的网站应该是第三个网站才对。最早的网站是love.hualei.net,这个应该在我入校的时候就有了,什么时候创立的我也不知道了。那时候网站是挂在别人的网站上的,在当时来看做的还是很好的,也有社员注册功能,注册后可以发贴子,大家发了很多活动的感想总结在里面。后来02年秋季学期的时候,因为要准备03年十周年的社庆,社里计划重新做一个更好的网站出来,结果就把这个网站给关闭了。当时组织部成立了网络组,主要是温桂辉、白剑锋和我几个人。大概花了一个学期,采用的ASP框架,网站基本算是做好了。但那时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空间问题,由于资金缺乏,不可能买商业的空间,也找不到合适的校内服务器,结果是新网站一直没有正式挂出来。我记得似乎在十周年社庆前后,也就是临时性的找了某个同学的机子挂出来一阵。后来又修改了好几个版本,但是都因为空间和人员的缺失导致一次次的流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05年。爱心社,十几年了,这么大的一个社团,多少有价值的资料,网站是最好的分享平台。

当然那时候网站并不是社里主要的联络平台,那时候BBS的地位还无可动摇。最早好像1999年社里就在一塌糊涂建社版了,这是最主要的版面。未名这边也就是2000年才建立的,在ytht那边后来还有一个爱心社俱乐部的板块,是个内部版,社员在里面可以自由的交流。BBS是那个时候发表总结和通知的重要场所,而且也不时会发起大规模的辩论,大家就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讨论的不可开交,经常引起大家深层次的思考。那个时候版面还是比较严肃的,灌水的都去俱乐部版了,所以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去找找ytht爱心社的精华区看看。

后来在05年初的时候,我们因为计划要将王搏计划网络化,所以建立了论坛,也就是现在网站论坛的前身。在五一长假期间,我花了几天时间做出了王搏计划的助学网站。那时候我也在外联部,谭精灵是部长。因为基本的代码框架都是相似的,有一天和精灵商量后,觉得可以直接移植过来做成新的爱心社网站。这个决定是无奈之举,因为其实4月1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注册了现在所用的爱心社网站的域名,也已经把02-04年间做的那个网站挂载到我们实验室的服务器上开通了。运行了一段时间,一是因为系统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那个网站已经显得有些陈旧了,更新添加新内容都很困难。所以考虑再三我们做出了建设新网站的决定。当时的进展可以参考我那时写的博客《北京大学爱心社网站》《北大爱心社的国际域名》

基本的框架搭起来很快,困难的还是资料的整理,我们只能把上一个网站的资料转过来,但是最早的love.hualei.net的资料,由于时间太久,始终联系不到当时的管理员,也只能留着遗憾了。建设初期由于只有我和精灵几个人在做,所以耗费了不少精力,不过看着网站一点点成型,内容一点点丰富起来,还是很欣慰的。

对于网站的作用,我的想法是第一它是爱心社对外交流的平台,对于一个高校著名的公益社团来说,没有一个好的对外宣传平台,是很难继续发展的,近几年公益性的社团发展的很快,如果缺乏交流,我们的活动很可能会落伍。当时由于各大BBS的陆续关闭和对校外IP封闭,使用BBS对外宣传不可能了,所以建设新网站也是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网站有利于社内活动资料的保存整理,BBS便于大家讨论交流,但是我们作活动有很多总结和筹备的资料,在社版上保存会很乱,网站就可以很好的分类整理,以后做起工作来也容易借鉴。我们社目前做的很大,资料的规范整理是很必要的工作。第三,网站是社员互动交流的平台,作为BBS的扩展,社员在网站注册后,可以实现很多社版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活动资料的统计、社员资料的查询、发送群体通知邮件等等,对于社员来说,大家在社里参与活动的历史可以很好的保存在网站里,许多年后回来再看,也许会有很多别样的收获。另外对于网站的论坛,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活动专题建立专版,一项活动从头到尾的资料都可以保存在一起。爱心社现在很庞大,社员很多,活动也很多,这样做对于我们以后开展新的活动,以及对于爱心社可持续的发展,是有很多好处的。社版、网站和论坛三者的互相补充又各有分工的关系。爱心社在成立之初就代表着高校公益社团的旗手作用,现在比那个时候要壮大许多倍了,我们就更需要继续不断的创新和学习,才能让这个荣誉保持下去。

6、你与王博影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我们了解到你曾说过:”只要王博老师继续做,我是不会离开他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坚定地参与举办影展?你觉得影展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你不懈努力的?对于王博老师,你怎么看?

通过举办影展的方式来需求资助人一对一助学,这是王搏老师多年来不曾改变的习惯。在全国范围内看,这种助学模式没有第二家。我们06年做的代课教师影展的题目叫”走近真实”,通过把实地调查走访拍摄的照片展览出来,这比起单纯的提供文字资料给资助人让他们决定是否资助要有效的多,也要真实的多,也更有震憾力。这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社会,对于那些我们没有机会去过的地方,照片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同一片天空下的另一种生活世界。另一个方面,影展本身也能让看影展的人有一些感触。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影展的意义更在于感化,我们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尘封已久的爱心,助学不是靠一个组织一群人就可以做的,助学是整个社会的一份义务。爱心社宗旨里面就说过:”……呼唤人们的爱心,并以’友爱、善良、诚实、互助’之心,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而无私奉献。”所以影展是一种途径,是我们实现理想的一种方式。这种独特的模式和特色,还有这种理想,让我们坚持多年没有改变。

我们不懈努力,因为参与这件事情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感情。山区那些贫苦的孩子,谁和他们在一起,都会割舍不下的。他们就像你的亲人一样,他们会把所有的心扉都说给你,他们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距离。如果一个人喜欢孩子,那么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地给他们幸福,不让他们挨饿,不让他们忍受寒冷,希望能像别的孩子一样,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感情,应该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亲情、友情……,我们不必要划分那么清楚,爱充满人间,爱因为在心中。

王搏老师,在我看来,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一位农民摄影家,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是我们这些义工坚持做下去的动力。一个普通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帮助他人,那么我们这些大学生,何尝不能做到呢?对于他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有时候可能不是很规范,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要求他像专业的志愿者那样。他更多教给我们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也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也让我坚持做了这么多年。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什么是坚持,不管条件有多么困难,哪怕能帮一个孩子,他也会继续做下去。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你不具备的东西。看到他,你也可以看到什么是朴实,生活本没有那么多规则,世俗的东西不会长久。看到他,你也知道了什么是骨气,宁可风餐露宿,也不会屈从于地方干部对数据作假,宁可自己掏腰包办影展,也不会将孩子照片卖给那些企业家。从王搏老师那里,我也知道了什么是理想,每个人都有理想,可大可小,为了理想奋斗终身,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7、有人说,摄影不仅是记录,更是责任。对此你怎么看?

摄影分艺术摄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等。王搏影展属于纪实摄影,这类摄影往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独特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我看过一些纪实摄影家的专题,比如贵州煤窑工人、艾滋病孤儿、西部环境污染、西藏墨脱背夫、最后的狩猎人等。这种摄影题材,记录了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在一个特殊的地点发生的特殊的事件。这些照片,很多都是绝版,是不可能再次拍摄到同样的画面的。所以记录下历史的现状是新闻和纪实摄影的共同之处,这也是摄影最初存在的目的。但仅仅是记录的话,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纪实摄影。纪实摄影家,在选定题材之前,要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查阅资料,找到突出的问题,发现所要记录的关键点,才会真正去行动。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真正的纪实摄影家,相机只是工具,相机里面的世界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正是这样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才是他们前行的动力。你会看到很多纪实摄影的作品可能不合摄影的技术规范,但却流传久远。照片背后的社会价值、人生的感悟、摄影师的思想,才是他存在的意义。我也加入过摄影学会,没参加过几次活动,却稀里糊涂的就成了永久会员,呵呵。不过对摄影的理解,更多的还是从王搏老师那里得到的。

8、当时举办的影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吗?我们外联部现在也有小组在策划影展的事情,能给我们提供一点宝贵的经验吗?

我们举办了很多次影展,从2002年开始几乎每次我都参与了。说实话,影展很难做,因为要和社会各层次的人打交道,既要专业,也要学会世俗,要做好很困难。我们在三角地做过,在各高校也做过联展,在中关村、王府井、首都图书馆都做过,这么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的来说,影展还是很成功的,从资助效率来说要比网络资助要高很多,也便于和资助人更直接的交流,也对助学计划的宣传有很大帮助。

对于办影展,在资助部论坛有专门的影展板块,另外精华资料存档区也有很多总结,你们可以去看看。我的看法是,赞助不重要,有了更好,没有我们照样可以做,这个不是影展的重点,我们也不应该为了拉赞助把影展本身作为商品来宣传。影展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完成助学的任务,但是不能为了这个而夸大宣传,只要客观的说明事实即可,完成多少不要强求。另一个目的更重要,也就是我上面说到的呼唤爱心,和观众的交流更重要,我一直强调”平等”,我们要不卑不亢,与观众平等交流,同样对照片中的孩子也不能有太过于偏激的感情,平等的对待就可以了。目的明确了,如何筹备也就心中有数了。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媒介,把观众与孩子联系起来,所以准备工作也主要放在信息资料的收集学习,讲述方法的统一,值班和分工统筹安排等即可。对于赞助,我个人认为是次要的,要知道,外联部不是为了拉赞助而存在的,外联部更多的作用是爱心社的形象大使,宣传和交流,对外分享经验,同时学他人所长以利社内,这才是形象大使要做的事。

9、你之前有参加过爱心社全国高校论坛吗?我们了解到,在04年举办了首届高校社团志愿服务论坛,举办这个论坛的目的是什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效果如何?

你说的爱心社全国高校论坛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办的高校社团志愿服务论坛。外校的论坛我没参加过,我参加了首届和第二届高校社团志愿服务论坛。首届论坛是成立大会,是儿童组做的,我当时是总负责。第二届是艾滋病专题论坛,是外联部负责做的。

举办论坛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2003年底,北京几所高校的志愿者在BBS上自发建立了一个旨在加强各高校志愿者社团相互联系的版面,这就是高校社团志愿服务论坛的雏形。通过这一虚拟的平面,志愿者们加深了彼此间的认识,并形成了共同建立一个为联系各高校志愿者社团,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促进合作的论坛的一致认识。志愿者还相继在BBS上发起过就论坛的正规化等多方面问题的讨论。鉴于此,北京大学爱心社倡议,继续推动建立以提高青年自身素质,促进高校志愿者社团交流与合作,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论坛——高校社团志愿服务论坛。

论坛的宗旨是加强各高校志愿者社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各社团之间有效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以及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准则是平等、友爱、互助、进步。由于当时高校志愿者社团已经很多,但各自所拥有的资源有限,活动重复现象严重,我们计划通过建立高校社团志愿服务论坛,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为各高校志愿者社团提供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
(2)在各高校志愿者社团间逐步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
(3)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各高校志愿者社团间的合作,协调开展活动,避免重复建设。

当时接手这个任务的时候已经11月初,论坛是11月28日举办的,只有一个月的筹备时间,而且在论坛前一个星期我们还举办了”哭泣的心灵”王搏计划告别影展,相当于一波人同时做两件事,可以说是两场决战一样。志愿者论坛的事,起因是校团委考虑到各高校公益类社团全面开花,应该有一个共同交流的渠道,爱心社作为全国高校第一家公益性社团,自然要充当牵头角色。结果后来就推到儿童组头上了,那时候儿童组活动已经很多了,刘圣和刘成浩的激情让儿童组成为了社内第一个百人组,但是活动多的仍然忙不过来,我正好万里行回来重新加入了儿童组,所以活动就下放给了我,那叫个难啊,我可从来没有接手过这么大的活动,甚至感觉比万里行筹备还要困难。好在召集了十个人能一起筹备,何洋、陈伯君、汤哲文、刘予馨等人。一点经验也没有,所有的资料都要从头来准备。其实一开始是准备做”高校志愿者联盟”的,后来团委觉得不合适,才改成了”论坛”。策划写出来后,改了数十遍,最后要团委定稿。困难的是和高校联系,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联系到北京、天津甚至河北的四十多个高校志愿者类的社团,一个个的联系确认,来回的电话打了不知道多少遍,先要同意,同意后要给我们发社团简介,我们还要发邀请函,大会上作报告的社团还要发PPT,各社团之间还要协调。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那时候在北大邮箱建立了群组机制,所有的通信都是群发,每个人分头联络,再统一整理,一有进展就及时汇报,手机24小时开机,还真有人在半夜两点打电话,呵呵。联系赞助也尝试过,但因精力不够经验不足失败了。

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说过得很快,考虑再三还是会有差错,论坛好像是在理教213办的,基本坐满了,可以说各社团参与的热情还是很高的。为了防止意外,我们请了爱心社的前副社长、北大电视台的主持人何琳来做主持。呵呵,还是出意外了。当时开场要校领导还有社领导讲话,这个很难控制时间的,结果预期校领导十分钟的讲话时间拖到了一个小时,大大的改变了原先的计划。之后本来安排了10个社团PPT讲社团活动经验,结果前几个又拖堂了,每个社团都由很强的宣传欲望啊。后来眼看时间不够,我们商量后,何立副社长上台力排众议,终止正式报告,改为限时自由辩论。加上何琳解说圆场,总算是没有继续混乱下去。讨论中还是触及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也找到了一些改进建议。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大型的论坛还是要提前更多时间来筹备,否则很容易出问题,我个人也并不适合组织这样的活动,也不善于交流,还是有很多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10、04年你再一次参加了万里行,目的地还是你的家乡甘肃,还担任了领队,这次去的感受与平时回家有什么不同么?

这一次去,由于是做领队,所以觉得责任更大,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不再像02年那样只要听领队的安排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这次去的地方离我家更近了,呵呵,我还是很高兴的。至少我可以经常用家乡话和当地乡民们交流。宕昌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过的地方,那个时候陇南发大洪水,宕昌冲垮了好多房子,也死了很多人,有数万的难民逃出来,其中有一部分就到了我们家那边。我还清楚的记得有一天晚上,家里吃饭的时候,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比我大不了多少,穿的很破烂,应该是父辈们留下来的衣服,柱着拐杖,眼神里透露着疲惫和无助,说他是宕昌的,家里被水冲走了,在挨家挨户的要饭。妈妈给了他几个馒头,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宕昌是读作TanChang。后来还有一次爸爸抄近路从那边回来,看到岷县宕昌有一些地方竟然还在用木头轮子的牛车,许多人连穿的衣服都没有光着身子。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那边是一个比我的家乡还要贫穷的地方。一直没有机会去,03年本来万里行就要去宕昌了,结果因为非典取消了,所以我也就有了机会,在04年毕业后真正的去那里看看。

回家很多是为了父母,为了亲情,为了能和他们多待在一起。而去万里行,则是一种学习,学习那些你还不曾了解的东西。在宕昌,印象深刻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劣,礼县是旱,这里就是捞,一旦下雨,就会有泥石流,道路经常被冲毁。我们去之前一个星期,发暴雨县城北部的国道被冲毁,我们不得已改变计划从南边绕了一大圈才到县城。下乡更是难,要翻一座三千多米的毛羽山,那时候的路还是土路,如果下雨就没法走了,否则就很容易掉下悬崖,幸亏我们下韩院乡那天天气还是很好。可是计划去第二个乡好梯乡出发前就开始下雨了,出于安全考虑计划必须取消。后来县教育局的要去那里视察教室修建情况,我也是只一个人跟着他们的吉普车进去。那段路是红土路,紧赶慢赶回来的时候还是下雨下冰雹了,那条路一下子变得很可怕,硬的地方滑的像冰面,软的地方陷进去就出不来。我们只能是走一段,推一段,溜一段,局长副局长全都变成了泥人。司机的技术还是很高超的,遇到急弯我们就下车,他一个人驾车踩油门全速冲过去,然后采用公路赛车那样的方式过弯,要知道那种路面是万不能踩刹车的。那段经历让我领略到了宕昌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多困难,也让我了解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多么勇敢顽强和乐观。05年林一青以及07年我们重回宕昌,都徒步走了那一段红土路,30里地,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生命的意义。

在宕昌,我更多的是参与回访和与领导沟通交流的工作,我看到状况依然贫穷,尽管比起前几年去礼县已经改善了许多,但是有些家庭,仍然看不到希望。当你看到孩子因为父母都是弱智只上了一年学就辍学在家,当你看到因为去山西砖厂打工切断腿的农民爬过河上的独木桥,当你看到父亲发疯母亲出走辍学在家的孩子背着比她还要深的背篼下山磨面,身体瘦弱面黄肌瘦的时候,你不会没有感觉。人都是感情动物,这样的场面会促使你做些什么事。可以说万里行是一个熔炉,它可以融化一切冰冷的心。

11、对过去的万里行,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的?如何改进?

我只参加过两次万里行,去的地方也都在我的家乡附近,所以对万里行的认识可能不很全面,很难真正的评估这么多年来万里行的情况。社里有很多人是参加过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的,比如00级孙鹏、03级洪浩岚等等,具体谁是记录保持者我也说不清了,呵呵。他们应该比我更有感触一些。

就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来看,我们的万里行这么多年来主要还是给社员提供一个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磨练自我的机会,真正为当地做一些事还是不多,对于学生社团来说其实这已经达到目的了。我们万里行一个重要的项目是支教,但从多年的经验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尝新鲜凑热闹的结果,对我们对孩子都是,真正能给孩子带去的实用知识并不多,也许会对孩子短期的思想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但长期来看支教对他们人生的影响就不好说了。我们出发前都会备课,但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准备的,并没有一套规范,这对于万里行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支教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也应该长久的保持下去,如果看社会上一些支教做的好的NGO组织的模式你会发现,他们有一套规范的支教模式,也有相应的教材,在不同的地方教授的内容也有区别,因地制宜。我觉得支教活动如果要不断发展下去,起到实际的效果,社里编写一本支教手册是很有必要的,把支教方法、注意事项、好的教学案例都可以总结起来,有一条清晰的支教思路,我们要做什么,如何做,达到什么目的等等。每年不断的补充更新,就像每年都要做万里行专刊一样,出发前有一本支教手册是很有帮助的。这样万里行才能常做常新,不会每年都重复同样的东西。

对于调查,也是万里行一项重要的活动。我们做了很多,有好多题目也是很有价值的,这几年我们也开始找社会学系的老师帮我们设计一些专业的问卷,也写了很多有价值的调查报告。这是我们万里行途中获取的很宝贵的一笔财富,如果要帮助当地做点什么,对这些资料的后期跟踪和整理就很重要了。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也在万里行的期间带给当地一些帮助,比如募捐图书衣物等活动,但也许有的帮助可能并不是当地最需要的,这样调查后回来的总结反馈就很重要了。我们并不希望只是那里的过客,只在那里留下一点痕迹,如果要为那里做点什么,我们应该长期的保持联系。所以如果能够建立万里行活动的资料库,对我们去过的地方进行统一的管理,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会让万里行的影响更加深远。举个例子,我们02年去的甘肃礼县龙林乡,之前01年99年就已经去过了,07年王搏计划回访我们又去,十年了我们一直没有中断联系。我们走访了全乡几乎所有的村,很多农户都知道北大有个爱心社。我们万里行回来并没有中断活动,对那里贫困学生的资助一直在进行。除此之外,草房子杯作文竞赛的活动也开展到了那里,512地震后我们又给那边募捐了衣物被褥。对于学校,几乎全乡所有的中心小学和初中,都建起了”爱心图书室”。我们还打算继续做奖学金助学金项目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在在万里行回来之后完成的。这么多年下来,当地实实在在的出现了喜人的变化,龙林乡的考试成绩名列全县前茅。而礼县与爱心社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礼县这么多年来考入北大的并不多,但好不夸张的说,他们基本都在资助部了。很多人把万里行当作一个离开爱心社的美好结尾。我想,万里行不应该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对我们,是更加成熟的奉献爱心的开始,对实践地,是更加紧密合作的开始。02年万里行之后,我渐渐的离开了爱心社,04年万里行之后,我却再也离不开这里了。

最后还有一点,万里行对当地是很大的一件事,尤其对小山村来说。我们很可能不经意间就对当地的生活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许我们在的时候意识不到,但离开后有可能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万里行期间的举止言行还是要很注意的,要知道我们去的地方有的比较封闭和淳朴,一些思想的冲击会给他们带去负面影响。按照计划,做该做的事情,其他计划外的事情,尽量避免去做,总的来说,谨慎一点没有错的。

12、记得你们当时有个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哦,就是05年”救救孩子”救助小李新活动,当时你们是怎样了解到小李新的情况的?你觉得当时你们能为她做点什么?

“救救孩子”最重要的两个人物是杜泉滢和林一青,他们付出的远比我们其他人要多得多,所以这个问题去问他们最合适,我们作为参与者,尽管了解很多情况,但是代表他俩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合适。如果抛开感情的问题来评价,我会说这件事是儿童组做过的最大胆的一件事,那种义无反顾、那种坚定团结的过程,让我至今难忘。

小李新是河北丰宁助学计划中受助的一名孩子,资助人就是儿童组的组员杜泉滢,由于先天发育的原因,她得了法洛氏四联症,心肺功能都不健全。当时已经11岁了,如果不赶紧治疗,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杜泉滢和林一青毅然决然的发起了救助孩子作手术的募捐活动。起初只是在他们各自的学院里募捐,但是杯水车薪,不得已我们在未名BBS三角地版做了置顶帖子,不到三天就募集了六万元。那个时候大家没有考虑该不该做,怎么做的问题,儿童组团结在一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救活小李新,不管有多困难也要做。我们在爱心社,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的,我们是有感情的动物,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很幸运,手术很成功,现在小李新已经长大了,我们每次去丰宁回访,都会去看她的。当时具体的过程,你们可以看看儿童组论坛里”救救孩子”的专帖。

13、07年怎么想到要建立资助部的?整个资助部是怎么运作的?建立一个新的部组还是挺不容易的,资助部成立的初期与其它部组的融合有困难吗?

我的脑子快要不转了,已经写了一天了,这个问题暑假万里行北京路做过调查的,我把它们贴在这里吧,也可以去看我的博客,谅解一下啊,呵呵。

成立资助部是为了把王搏和河北合起来,这个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爱心社从1999年开始与王搏老师合作,在三角地举办了多次影展,一直到2002年,现场资助了上千名西部贫困学生。2002年暑假我们万里行去甘肃礼县龙林乡,实地考察了王搏计划的实施情况,因为那个时候模式比较简单,后期监督反馈不是很完善,我们发现实际的资助情况并不是很好,很多学生收到一两次钱就没有了资助。所以万里行回来后,社里权衡利弊,考虑到对西部的资助监督起来太困难,联系很不方便(要知道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更多的是通过信件联系),只能忍痛终止了与王搏老师的继续合作。同时为了继续爱心助学的理念,社里于2002年秋成立了儿童组,正好当时河北丰宁的李金满老师联系到我们,考虑到河北资助调查回访比较容易的多,于是开始了河北丰宁助学项目。一直到2007年秋,社里一直是儿童组在做丰宁的项目,成果很显著。

从2002年到2004年,王搏计划也没有停止,而是在北大校友薛建新的努力下,实现了网络化资助,通过网上资助了300多名学生。2004年暑假我们万里行又去甘肃宕昌县,期间我们也与王搏老师在天水对王搏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当时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我们认为一对一的资助已经不再有效和必要,王搏老师因经济原因也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在2004年的11月,王搏老师来北大,我们在三角地进行了”哭泣的心灵”王搏计划告别影展,做了我们当时认为的最后一次现场一对一资助,资助了两百多名学生。但是影展结束后大家并不是很死心,认为事情不应该就这么停止了,还是想着继续做一做,毕竟高中阶段还没有完全免费,负担还是很重。于是从2005年初起,除了社里继续做丰宁项目外,我们召集了一些有精力的社员,单独开展起新的王搏计划的工作,我们建立了新的网站和论坛,逐渐实现了全面的网络化管理,以求提高效率和监督反馈的质量。尽管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还是一直坚持下来,行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一直到2007年秋天之前,王搏计划和丰宁项目还是独立在运作,主要原因是助学的理念不一致,王搏计划寻求一对一的资助模式,即一个资助人帮助一名贫困儿童,由资助人直接联系受助学生,直接寄钱给受助学生,我们仅提供相关资料和资助过程的监督反馈。而丰宁项目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资助人将钱寄给李金满老师,李老师再集中发放的办法,这样也保证了资助过程的顺利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两边都遇到了很大的瓶颈,王搏计划的理念虽然得到资助人的认可,但是监督反馈很困难,耗费义工精力太大,另外也不是正式组织,取得资金的支持和开展大型项目很困难;而河北这边也是,保证300名学生的顺利资助已经耗费社员大量的精力,太辛苦,社员已不堪重荷,很难再继续扩大资助数量。

因此2007年的暑假,社里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部组,以便统一管理两个项目,王搏计划也重新回到了爱心社的活动里面。这样合并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以求活动取得更大的进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社员的工作量。王搏计划的优势是影响力和网络化,丰宁的优势是监督反馈的完善。另一方面合并之后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我们可以开展更多以前无法开展的项目,比如爱心图书室计划、奖助学金计划、草房子作文大赛等,也有可能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2007年9月3日,我们正式成立了资助部。

资助部的运作模式我个人总结为:负责集中制。”负责”指所开展的各项目及其子项目均由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负责到底;”集中”指所开展的活动按照规范的模式统一进行,步调一致,集中行动。所以你会看到资助部的很多义工都负责某个项目,有大的项目也有项目里的分项,但是开展活动起来基本都是大家一起干的。

在资助部成立的初期,与其它部组的融合还是有困难的。资助部由于所开展的项目很多是比较沉重和比较谨慎的事情,所以大部分时候需要部员认真的工作,相对而言部里的气氛就没有别的部组活跃,由于工作量比较大,与别的部组的交流也比较少,社里对资助部的了解也不够。这个也可能有我个人的一些原因吧,毕竟和大家差了很多级,再加上我平时不苟言笑的,大家交流起来难免不自在。晓晓做部长的时候应该就好多了,呵呵。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部组之间多参与交流来解决,同时资助部开展项目时的运作模式也需要考虑,不能给部员太大的压力,多留一些沟通的空间给大家。

14、你是爱心社的骨干成员了,应该说社里的工作还是很繁重的,这对你的学业有影响吗?

对学业肯定是有影响了,说实话我也很惭愧,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学生。尤其在研究生阶段,应该专心做学问才是,参与社团工作是很影响研究工作的。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我看成反面教材来批判。一定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这个绝对不能动摇。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社团活动弄得学习退步了,那么最好是先放下手头的活动好好想想,先把学习抓上去。因为参加社团活动,最后使自己学习保研就业吃亏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已经有太多的遗憾。其实爱心不在早晚,献爱心的方式也有许多,大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先站稳脚跟,再帮助他人”,这是美新路基金会主席叶祖禹先生说过的话,拿来与大家共勉。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多年,直到退休后才成立基金会开始公益事业。我们现在合作的香港北大助学基金会的岑超南先生,是北大53届物理系的校友,也是退休后才开始助学工作的。资助部的关键词之二就是”自爱”,我说过做人的四种状态:利己利人,损己利人,利己损人,损己损人。我们应该做第一种人,可往往很困难,一生都在追求却总也达不到。美新路的网页上有这样一句话:”以爱自己的心爱别人”。赵雅晶这样点评它:”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而后再以这样的心去爱别人。我得到的爱很多,付出的也不少,却一直没有真正做到爱自己。一年多以来,才慢慢开始明白,原来爱自己不需要理由,也并不是一道可以二选一的题目,而是一种必需。虽然爱之为物,我们可以给予,也可以获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学会自己温暖自己。只有被从自己心底涌出的爱所包围,才能真正觉得安然。否则,就算得到得再多,也只是感动之余,仍然有遗憾,有苦楚。既然可以将那么多的爱奉献给他人,为什么不分一点点出来给自己?接受自己的过于理想化,也接受偶尔的软弱……”我想我还在路上,呵呵,还要不断去学习怎么去爱自己。如果要问我对过去的所作是否后悔,我会坚定的说,从不后悔。爱心社给予我的太多,做学问之外,有很多人生的道理在这里获得,有很多真心的朋友在这里相识,我们一起走过的记忆,永不会淡去。

15、你是第一个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你觉得爱心社对你的大学生活,甚至于对你的人生历程有什么样的影响?另外,你也曾获得过个人社会实践成果奖等奖项,你觉得爱心社的终身成就奖相比起其他奖项,在你心中占一个什么分量?

对于得到终身成就奖,我还是觉得受之有愧,很多社员都在爱心社付出了很多,很多人的大学四年都是在社里度过的,而那个时候我在社里的真正时间却没有多长。当时把这个奖项发给我,也许更多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最老”的缘故吧。爱心社是我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港湾,就像中考高考一样,对我的一生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是一个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的人,在这里,可以说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也在一步步的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爱心的天空,爱心社的作用是帮你开启它,也让你看到世界遍及着真诚、善良和美丽。在以后的生活中,即使离开了爱心社,这些价值观也会一直陪伴着我,在困难的时候帮我作出抉择。终身成就奖的获得,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督促。我会感激爱心社带给我的这一切,我也会更加努力的去做一些事。

16、除了以上谈到的,你在爱心社期间还经历或者目睹了爱心社的哪些改革和发展?如果有的话能给我们谈谈吗?(这点对我们编写社史会十分有帮助的)

我在社里没有担任过多少理事会的职务,所以很多事情了解的不多,以前的几点,可能还要多重考证。有些事情,也许只有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才能想起来,呵呵。爱心社04年以前的办公室在老39楼,现在已经拆了修成新的了,之后才迁到现在的地方去的。社里原来02、03年的时候就有俱乐部了,还真的帮助几对脱光了。大概03年的时候社里有了项目组,专门负责一些大项目的筹备和拉赞助,后来演变成了万里行筹备组,项目组的组长也变成了副社长,以前可是没那么多副社长的,何立应该是第一任吧。

17、能谈谈在爱心社期间一些感人的小故事、小细节吗?举一两例就可以了

02年万里行,我们在礼县龙林乡时,18个人被分到三个不同的学校支教,我们和另外6个人的小组可以隔河相望。我们编了莫尔斯密码,晚上就用手电筒打光来通信。后来约好了一天他们要来看我们,天已经黑了,他们走着迷路了。我们看不见他们,他们也看不见我们,我们这里有很多的孩子陪着。于是《种太阳》的歌声在山上响起,伴着歌声的指引,他们终于走到了学校。那歌声,是我们教给孩子们唱的歌。

04年11月,社庆前的那几天,我们在三角地举办”哭泣的心灵”王搏计划告别影展。天格外的冷,大家从早上到下午,始终没有放弃。天越冷,呼喊的声音就越响亮。我们不会放弃,那三天,我们签了两百多份资助协议。

05年4月11日,李新手术成功,几个熬夜几宿的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晚上的儿童组例会,大大的蛋糕摆在桌上,给我们的小妹妹过”生日”。

05年6月24日,儿童组这个学期第一次K歌腐败,大家唱了一宿,天亮时分,大家一起在马路上吃西瓜,等着宫晨带来给孩子们的礼物,目送宫晨、一青和张倩坐上去丰宁的车,继续开始资助的回访。

07年7月20日,蒋晓晓、李灿、林一青、谢明霞和我,在民勤县致云村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吃白兰瓜作为晚饭。

07年9月20日,资助部成立初期,谢俊、杨天虎、郑凯、杜鑫等还有更多资助部的义工一起,窝在谢俊的小屋里,连续干了20个小时,赶在十一之前把六所爱心图书室的书整理好贴标签并寄出去。

18、你对目前爱心社的整体发展方向有什么看法?能为爱心社提点意见或建议吗?

可以说现在的爱心社是一个高校社团中的航空母舰,实在是太庞大了,这么多年来社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步步的壮大起来,很多社员为此付出了辛苦的汗水。对于爱心社的整体发展方向,我想爱心社成立的宗旨已经说明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借鉴吸收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念,立足于社会道德自律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团结有志的青年,大力倡导敬德精神,呼唤人们的爱心,并以’友爱、善良、诚实、互助’之心,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而无私奉献。”

北京大学是很多新思想的发源地,我们也曾经是全国高校第一家的志愿类社团,所以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继承,更多的是要去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住已有的荣誉,一直走在志愿服务的前列。胜不骄,败不馁。我们不因活在别人的赞美声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独立的头脑。我们在实验室做科研,并不简单的是重复别人的工作,拿来主义是很容易的事,我们看重的是工作的创新力,只有创新的东西,才可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在爱心社开展活动也是一样。社里现在发展这么大,接手的活动太多,很多社员相当劳累,难免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项目开展的时候都会考虑是否容易宣传,是否容易出成果,做起来是否轻松,很多活动来了,先要看看有没有钱,接手和拒绝的判据很多时候偏离了爱心社成立的宗旨。有些事情,别的社团和NGO都可以做,但是有些事,除了爱心社,没有人再会做。当这些”另类”的声音消失的时候,爱心社就没有了自己的优势。现在志愿服务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几乎遍及每一所高校,我们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是很容易落伍的。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一代是改革开放出来的一代,更多的冲击来自于改革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的价值观的强烈改变,这个时候,也许只有爱心社的原初宗旨才会给我们一起”另类”的思考,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另类”思想的原因。人类的价值,并不因为经济条件和社会的改变而变化,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恒久去追求的。

对于社团的继续发展,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可以考虑。一是活动资料整理和总结的问题。由于开展的项目比较多,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计划和总结模式,以后开展项目的效率就要低很多,很难再发展,有可能还要经常回头做功课。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员流动比较大的社团来说,断档的问题经常出现。强调活动资料的整理,建立完善的工作论坛,建立规范的文档管理制度,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记得这么多年来爱心社创办了很多种报刊,爱心报,爱心小报等等,好像也只有万里行专刊是持续办下来的,其他很多只办了一两期就消失了,这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二是志愿服务专业化的问题。现在我们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多,周围志愿社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义工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是很重要的。通过参加培训和参与多种活动,逐步达到专业化NGO组织的服务标准,而不是”业余化”的奉献爱心。建立专业的社员培训手册,对各项活动开展上岗前的培训,也许是一项有益的措施。

19、有没有特别想对爱心社说的话?

对爱心社员,我想说:
每一个待在这里的人,都是有福的。每一个离开这里的人,都是有梦的。
待着,就好好的干,哪怕只是一天,只是一件小事。
离开,就好好的活,哪怕天涯海角,也要继续努力。
如果哪一天你真的坚持不下去,要离开了,也别痛惜,要相信前方的道路会更精彩,有更
多更需要的事在等着你,离开只是为了走的更远更高!
只要心中永远有一颗爱心
也会有人永远陪在你身旁

对爱心社,还是把去年写的诗献给她吧:

《放心飘扬——献给爱心社》

你是我的榕树,不论我身在何处
我是一片羽毛,轻轻落在你的脚上
风儿吹过的时候,我也乘风起舞
雨儿来临的时候,我寻找着我的归宿

此刻的你,是否已入梦乡
甜蜜的笑容,是否依旧荡漾
宁静的夜晚,只有月亮在相伴
而我的心,还惦记着你的温暖

你是我的灯塔,不论我远行他乡
我是一叶小舟,轻轻驶向你的身旁
夜黑浪涌的时候,我看到你的点亮
迷失方向的时候,有你为我导航

花儿已经绽放,鸟儿开始歌唱
一路奔波的你,也将迎来新的阳光
羽毛不因单薄而放弃飞翔
小舟不因简陋而停止远航
因为她们心中,早有你的芳香
聚香云散时
我们会携手
一起走向,远方……

银河双子星
2007年7月3日凌晨4点于畅春新园

最后谢谢你们的采访,我花了两天时间整理这些资料,你们帮我追回了很多久远的记忆。我也相信你们在爱心社会很愉快,在离开的时候,也带着很多的收获。不能参加社庆活动很遗憾,我在日本大阪祝愿爱心社15周岁生日快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